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思索_ 蜂群智慧




Mats 說他與我應該共同辦一場關於海洋資源的論壇,要讓自然科學、資訊科技、與建築以及都市發展之公部門再加上文創產業等不同領域,有一個可以開放討論的創新平台。

這樣無厘頭的有趣事,我當然躍躍欲試。我接著問,那討論的主題是什麼?
Mats 說,主題應該要訂的特別的空泛,因為太過明確清楚的主題,會限制整個論壇的流動,會扼殺狂想,以至於無法激盪出新的火花。

我當時聽了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啼笑皆非之感,不過在我讀到 Kevin Kelly “ Out of control” 之後,我才恍然明瞭 Mats 想法之透徹。

「沒有一隻蜜蜂可以操控蜂群,但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一隻從大量的愚蠢的成員中所湧現出來的手,手控制著整個蜂群。單隻蜜蜂,不停地聚集,到了某一種程度,集群就會從蟲子中湧現出來,然後就會產生單隻蜜蜂所沒有的複雜智慧。」

「而這種智慧是無法從單一蜜蜂中所看出的,要洞悉這種智慧,惟一的可靠方法就是去運行它。」


於是,我們訂下了模糊的主題,然後將比蜜蜂聰明萬倍的專家學者與業界菁英 聚在一起,希望能湧現出一些洞見。



Making Sense of the Sea or the Distribution of Senses - An Augmented Challenge

Marine Center in Simrishamn, Sweden, in collaboration with Bioinspired Forum initiates long- term collaboration between natural science, public officials and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with the aim to find new ways to tell stories about the sea. The sea is a vast resource for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

- How can we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the sea in new ways?
- Can interdisciplinary teams help us to tell new stories about nature?
- How do we transform scientific data or know-how to visions?

In the sea there is a multitude of species that perceive or sense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them. The scope of man’s sensors is in many ways somewhat limited. What if we, with the support of new media, augment certain aspects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sea? What if we, through plants and animals sensors, make sense of behaviors and processes in the sea? Could it, for example, be incorporated in future smart phones or other devices?

We have invited speakers to talk about augmented reality, biological sensors, geo-positioning and image recognition. We will prepare cases or concepts that will feed interdisciplinary discussions.

An overarching aim is to embark on road that will lead to democratization of innovation within natural science. Internet has empowered firms and consumers to participate and take initiatives for innovations for themselves applied to information products. We need a similar trend to reach a tipping point where the same is happening for natural science which will benefit us all. The question here is what vehicle we can use to reach that goal? Today we have some major innovation power centers that pulse a distribution grid out in society. Perhaps we need to create a smart grid that will enable small players to also feed energy to a grid of innovation.

Ideas and concepts will be presented for the public in the entrance of the Marine Center during the summer.

Co-production with: Max Wang, Cacao Intelligence, Taiwan

In collaboration or dialog with:
- Cefas, England - Centre for Environment, Fisheries & Aquaculture Science
- Region Skåne/The Regional Council
- Media Evolution, Malmö
- ExpoLund
- Imego – Industrial sensors
- Gothenburg University, Marine Ecology
- Alnarp – The University for Agriculture.
- IVL – The Swedish Environmental Institute
- KEW Garden, London
- Havs och vattenmyndigheten/The Authority for Sea and Water.
- Havsmiljöinsitutet/The Institute for Sea and Environment
- Moderna Museet
- Svensk Form
- DTU Aqua, Copenhagen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思索_ 進化之路




在北京、上海、台北、台南奔走,見朋友、見導師、見客戶、見家人;飛機、接駁車、地鐵、巴士、計程車、高鐵轉個不停。簽了幾個案子,喝了 無數咖啡,吃了各地小吃,看見初戀女友的現任丈夫,那個曾經是我朋友的男人的鬢角白髮。回到瑞典被我兒子傳染北歐腸病毒,在床上躺了三天,花了三夜掙扎寫完一篇時尚稿子。

這就是我部落格無動靜的原因。

不過這篇時尚稿子很可以進入創新國度中,因為我談的是關於時尚「進化」。

以下就是這篇苦稿



V AVE S.R. - The Evolutionary Road

一直以來,我欲望清單中之瑞典時裝首選,就是 V AVE S.R. 這個品牌了。
這個奇特的拼法,其實是 5th Avenue shoe repair (第五大街鞋工坊) 的演化版。
嗯,我們用「演化」這個字詞來形容V AVE S.R.,的確是再精準不過。

品牌於 2004年,由兩位設計師 Astrid Olsson Lee Cotter 於斯德哥爾摩所創立。Astrid 說,他們的作品是一首在空間、建築與雕塑之間流轉的旋律,有如一句不規則的、浮動的巴洛克時代的片語。

這段充滿詩意的句子,相當迷離難懂。
但只要我們看著服裝圖片,然後抓住「空間、建築與雕塑」這些關鍵字,嘗試著將他們的衣服想像成一座座的建築物時, 就很能開始體會 V 這個品牌迷人的地方。V以織品為磚塊水泥,以縫線為鋼骨,依尋北歐功能主義,搭建起漫延天際線的樸素剛毅之現代建築群。它剪裁挺拔,猶似摩天高樓挺立,它喜黑白灰三彩,標準都會人群保護色系。

然後我們似乎就能理解並預測他接下來幾季的主題了,品牌隨著建築理論的發展 開始將 3D 構圖仿生科技加入,縐折褲、農夫褲、垂墜的線條,若隱若現的未來感在系列之中蔓生;然後是都市更新貧民窟的自生繁殖,布料拆解撕裂、車縫線外露、歪斜線條、異種原素的拼湊,人為破壞的黑暗力量開始在品牌中展現。

不過當我看到他們走到了這步田地,我開始有點失望,覺得似乎V 已經江郎才盡。2011 年的整個系列,零亂、破碎、囁語, 我無法在他們的店中多停留一秒鐘。


2012 年二月的斯德哥爾摩時尚周,V AVE S.R.卻重重地朝我的臉上反擊了一拳。
他們在2012秋冬與瑞典產品暨空間設計師 Alexander Lervik 合作,讓他一手操刀新的珠寶系列。Alexander,透過3D 印表機這樣的新技術創做出了金銀白三色的立體珠寶。 
這件事讓我特別的特別的興奮,因為這樣的合作並不是時尚產業中常用的那種,讓沒有設計概念只有群眾魅力的明星來點土成金之「跨界」概念。 V AVE S.R. 藉用Alexander 對材質與空間的熟稔,透過高科技的應用,重新詮釋了光與形體 (light and shape)的意義。這個看似無甚特別的跨界合作,卻在一瞬間打破時尚設計的瓶頸,也消彌了時尚與其它設計之間的藩籬。

也在這一瞬間,我才發覺自己的無知與狹隘:其實V AVE S.R. 的品牌核心一直沒有改變,他們一直在走自己的路,一直在革自己的命,不間斷地挑戰自我。
他們在進化,在展現時尚未來的無盡可能。

只是,癡愚如我,無能看清這個先趨者的腳步;聾聵如我,無法聽清這首超前時代的樂音。



2012 秋冬 V AVE S.R 影片 The V show 
Alexander Lervik 的官網: www.lervik.se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思索_ 卡到陰.T型人創新者的宿命



前幾篇關於綠藻的文章,依照臉書以及Google 的統計來看,讀者朋友們的興趣似乎不高,我想多半是因為我文字枯燥主題無聊。但這讓我很想談談另一個有趣的主題 — 就是「卡到陰」這件事。

「卡到陰」如果用一種類科學定義方法來描述的話,應該就是:
人類被一種無形的存在侵入了神智,產生了異於平日的言語行為以及心智反應, 臨床症狀常見有 1. 看見不存在的人事物  2. 聽見不存在的聲音  3.收到有關無人知曉的遙遠過去或者那不可知未來的訊息等等。

這種卡到陰的狀態,我發現,常常發生在所謂的 T 型人(跨領域的人)身上。
就我所看見的他們,很能符合上面的臨床病徵,比方總常常白日發夢,不時說出一些超越常識的怪語狂言。

前陣子常與一位 T 型背景的瑞典朋友 Mats 碰面,他大我十歲,有著倫德大學的經濟學位,然後在藝術與策展領域中做了十幾年,接著跨入材質的研發,現在則專注於生物科技、現代藝術與 IT 與App應用的跨界創新。

Mats常常與不同領域的專家研究者見面,他發現這些專家學者十分地痛苦,因為他們辛苦研發的結果與技術,不是束之高閣埋藏在塵埃檔案之中,就是找不到可用之人、可用之處。

Mats於是想,如果能將專家的天語,轉譯成大家都能聽懂的訊息,這樣是否可以加快知識的流傳  如果能將他們那些可以改變世界的研究成果,透過與不同領域的專家連結彼此討論啟發,是不是可以產生質量上的突破,從而找出能用之人、能用之處,進而發展成一個有用的商品或服務?

於是我們可以想見當 Mats開始以這樣的角度思考之後,他就進入了卡陰的狀態。

他總是在與不同人不同專家的談話之中,看見了某些模糊的未來圖象,或者是莫名的隻字片語關鍵字詞,同時隨著日子久遠,這些圖象或字詞就逐漸發展成一種幻聽幻覺,最後也就成了一種彷彿可以觸摸的真實概念。.


現在,我們將「卡到陰」這個說法以「創新」兩字來替換,我想說的話就相當清楚了。

創新者,常常是看見不存在的人事物,聽見不存在的聲音,收到有關無人知曉的遙遠過去或者那不可知未來的訊息,然後做出異於平日不同於常人有悖於常理的行為。

這麼說來創新與卡陰似乎形影不離。 

那我忍不住要山寨蜘蛛人的名言創新能力越大,卡到陰的機會也越大。

上面這句話,同時有正面與負面雙關之意。


Photo : 這張照片為瑞典家具設計師 Finn Ahlgren 的作品,他也常常處在一個卡陰的狀態中,說著天語,做著出人意料的事。